-
2025-05-20安徽峰達2025年春游團建活動總結
-
2025-04-02“2024年終總結暨2025開年啟勢會” 活動總結
-
2024-01-16安徽峰達2023年終述職會議暨2024年戰(zhàn)略任務部署會議
員工風采
人生這個話題很大,具體很深奧的理論我也講不出來,下面就結合個人的一些經(jīng)歷來談談我自己對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淺薄理解。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清華大學的校訓,它原本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是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應當像天一樣剛毅堅卓,奮發(fā)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也應增厚美德,寬廣胸襟以容載萬物。古代人認為天地*大,它包容萬物,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所以在八卦中乾卦為首,坤卦次之,乾坤乃象征天地,然后從對乾坤兩個卦象的解釋屬性中進一步引申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也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更是一種人生追求,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認識和理解。一個人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這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正如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質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所以要自強不息首先要保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初心,即使生活遍布荊棘也依然奮勇拼搏砥礪前行。在社會生活中,沒有哪個人能夠不遭遇挫折不歷經(jīng)險阻,因此,一個人應當學習和效法自然界生生不息,日新月異的精神,不僅要在生命的整個過程中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更要具有一種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終身學習不斷成就新的自己。人的一生也只有在這種新的追求中,才能真正領悟生活的意義,感受到人生的價值以及人生的幸福和快樂。
“厚德載物”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族精神。老子曾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他又說過:“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其中所體現(xiàn)的“柔”和“不爭”正是厚德載物的精髓所在。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像大地那樣厚德以育萬物。在做人處事時,要心胸開闊,意境高遠,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因此“厚德載物”是要求一個人不僅僅要有高尚的道德,為人正直,還要能夠真心地去關心他人,愛護他人。所謂寬以待人,就是要我們寬容地對待身邊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人,讓對方有時間和空間去改變自己。生活中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對他人不抱有任何成見,厚德載物要求我們的是在遇到事情考慮自身的同時,也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只要不涉及原則上的問題,又何必要斤斤計較呢?
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燦爛、歷史悠久的民族,是一個歷盡滄桑、自強不息的民族,更是一個自我意識不斷增強、道德品行不斷完善的禮儀之邦?!白詮姴幌?,厚德載物”是人們普遍認同、也大致概括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傳統(tǒng)民族精神,雖然隨著社會進步、時代變遷,這一民族精神也面臨與時俱進的考量與調整,但是構成這一精神的主要內容,仍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并被賦予了新的內容,也仍然需要我們繼承和發(fā)揚。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向先輩們學習,力爭做一個高尚的人,在氣節(jié)、品德、操守等方面做到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在做人做事方面做到順應自然,效仿天地,胸懷寬廣,努力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
歐麗
- 上一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 下一個:談自強不息 論厚德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