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0安徽峰達2025年春游團建活動總結
-
2025-04-02“2024年終總結暨2025開年啟勢會” 活動總結
-
2024-01-16安徽峰達2023年終述職會議暨2024年戰(zhàn)略任務部署會議
行業(yè)資訊
“明明是腿痛,為什么會查出癌癥?”
65歲的林大伯*近腿痛得厲害,本來以為是年紀大了得了關節(jié)炎,自己買了一些藥膏來貼,怎么貼也不見好轉,還越來越嚴重,甚至痛到不能下床走路。
家人看到林大伯痛得難受,急忙背著他來到了醫(yī)院。拍了片子提示有腫瘤骨轉移的可能,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遠遠超出正常值,高達100多。*終醫(yī)生診斷為前列腺癌骨轉移。
林大伯十分驚訝,自己的小便很正常,甚至沒有尿頻、尿血等癥狀,僅僅只是腿痛而已:“醫(yī)生我的小便很正常,就只是腿痛而已,怎么會是前列腺癌呢?”
“前列腺癌的隱蔽性很強,如果腫瘤很小,可以不引起前列腺方面的癥狀,很多人也都是發(fā)生了骨轉移才查出來的?!贬t(yī)生無奈地說道。
腿痛是中老年人身上*常見的癥狀,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長期站立腿痛,有些人會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腿痛,也有人會因為關節(jié)炎腿痛,殊不知腿痛也可能是癌癥骨轉移的危險信號。
一、癌細胞喜歡吃骨頭,3種癌*愛骨轉移
當癌細胞向四周發(fā)起“進攻”時,*常見的方式就是“骨轉移”。
骨轉移簡單理解,就是腫瘤細胞從原發(fā)部位轉移到骨頭。如果將腫瘤細胞比喻成種子,骨髓就是土壤,骨髓環(huán)境非常適合“種子”扎根,這也是骨骼容易受到侵犯的主要原因。
據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腫瘤科張賀龍主任介紹,腫瘤特別具有親骨性,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惡性腫瘤,發(fā)生轉移率較高,均達到65%~75%。肺癌轉移率雖只有30%~40%,但由于發(fā)病率較高,因此骨轉移患者也非常多。
二、腿部出現(xiàn)4種癥狀,要當心骨轉移
骨頭疼痛,常被誤會成生長痛、關節(jié)衰退、骨折等疾病,等察覺可能是骨轉移時,癌癥患者往往預后較差。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腫瘤科朱世杰主任表示,骨轉移是惡性腫瘤經血行轉移至骨組織引起的骨損害、疼痛為表現(xiàn)的疾病,當發(fā)生轉移時,往往會伴有以下4種癥狀:
1、持續(xù)加重性的疼痛
從輕微疼痛開始,逐漸轉變?yōu)殚g歇性的劇痛,隨著病情加重演變?yōu)槌掷m(xù)性疼痛。一般經休息不能緩解,夜間痛明顯。
2、腫塊,包塊
通過觸摸體表,往往能摸到較為明顯的包塊,或腫塊出現(xiàn)。
3、神經壓迫,活動受阻
下肢活動依賴于脊柱神經的控制,當腫瘤壓迫到神經,就會影響下肢的正?;顒?。
4、十分容易骨折
與物理性骨折不同,腫瘤導致的病理性骨折,只需要輕微的外力,就可引起骨頭發(fā)生損傷、紅腫、骨裂等。
三、癌癥晚期骨轉移,是不是就沒救了?
在很多人看來,骨轉移相當于癌癥發(fā)展到晚期階段,基本上就是與“疼痛為伍”,無藥可醫(yī)。對此,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商冠寧主任表示,隨著晚期惡性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只要接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治療,大多數(shù)癥狀都是可以控制的。
1、手術治療
對于局部病灶有壓迫癥狀的患者,如脊柱,有壓迫神經癱瘓的風險時可行手術;如果全身只有一處骨骼有轉移,通過手術治療也可以得到好機會;對于骨轉移造成的骨折,也需要手術進行固定來治療。
2、放射性核素治療
利用腫瘤細胞的親骨性,將放射性藥物注入體內,通過藥物釋放出的β射線集中對轉移部位的腫瘤細胞進行殺傷的輻射治療。但對于全身發(fā)生多處骨轉移時,此方法受到限制。
3、雙膦酸鹽治療
雙磷酸藥物是抗骨吸收藥物,它可以通過阻止破骨細胞對腫瘤產物的作用,達到治療的效果,多用來治療高鈣血癥和骨痛的患者,也可治療和預防骨轉移及骨質疏松患者的相關事件,盡早使用,盡早獲益。
4、鎮(zhèn)痛治療
骨轉移瘤屬于晚期癌癥,很大一部分患者會因疼痛難忍,大大影響生活質量。因此在治療過程除了上述等方式來延緩和減輕疼痛,還可以通過止痛治療,使患者持續(xù)﹑有效的消除疼痛,*大限度的提高生活質量。
商冠寧主任談及骨轉移誤區(qū),分享不少患者會認為“發(fā)生骨轉移,就活不長了”。實際上,即使是癌癥晚期,但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終末期。根據癌癥不同,骨轉移的生存期也存在差異。
以乳腺癌為例,即使發(fā)生了骨轉移,能夠存活2年以上大有人在。但若是肺癌發(fā)生骨轉移,預后較差,生存期就大打折扣。所以面對骨轉移,還是應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努力提高生存質量,而不是輕言放棄。
四、如何預防癌癥轉移擴散?
全部癌癥都有轉移擴散的風險,如何降低發(fā)作率,是腫瘤患者必須掌握的“課題”。想要預防腫瘤“卷土重來”,這5個行為一定要牢記:
1、已經確診的癌友要堅持規(guī)范治療
患者就醫(yī)時,應選擇專業(yè)的腫瘤科醫(yī)師就診,可以提高療效及安全性;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完成足夠的療程,可以有效降低轉移和發(fā)作概率。在腫瘤發(fā)作的人群中,常見治療不規(guī)范者,寧愿相信民間偏方,也不愿相信規(guī)范的術后輔助治療。
2、改正誘發(fā)癌癥的不良習慣
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不僅可誘發(fā)癌癥,同樣也會給癌癥“復活”的機會。一些腫瘤患者大病初愈后,抽煙、喝酒、熬夜一個不落,這些都可以提高腫瘤的發(fā)作概率。
3、飲食均衡,為抵抗癌細胞提供營養(yǎng)
對抗腫瘤的過程,就是消耗能量的過程。在經歷手術、放化療等治療后,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和免疫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術后飲食一定要考慮蛋白、熱量的補充。食物應多樣化選擇,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及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4、動一動,打造抗癌體質
運動不僅有助于防癌,也有助于抗癌。腫瘤患者可結合自身身體狀況 ,在詢問主治醫(yī)師后,可嘗試適當?shù)腻憻?如太極拳、慢跑、瑜伽等,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對減少腫瘤發(fā)作有正面反饋。
5、從心理上渺視癌癥
雖說要在“思想上戰(zhàn)勝敵人”,但并不代表要“渺視”敵人。對于患者而言,一定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變化,即使是微小信號,也要警惕是轉移的可能,如發(fā)現(xiàn)病灶附近出現(xiàn)新生腫物,或有疼痛感;淋巴出現(xiàn)腫大;全身變化,如惡心、乏力、貧血等,應第1時間立即就醫(yī),到醫(yī)院進行整體復查。
文章來源于煙臺普羅吉生物